今年7月,Podcast服務商SoundOn宣布整併交友軟體Goodnight,2家公司合併為SoundOn Global,原Goodnight執行長黃建翰被指派為SoundOn Global的執行長,「老實說很驚訝,
娛樂城評價
卻好像沒有這麼意外。」黃建翰(首圖中)分享被任命為執行長時的心情。
先細究SoundOn整併Goodnight的細節,是由SoundOn的擁有人Turn Capital從新加創投坡Kollective Ventures手中,購買Goodnight的股權整併到SoundOn。Turn Capital的創辦人,也就是17Live共同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潘杰賢,在2017年時便主導交友軟體Paktor收購Goodnight,並在2020年將Paktor、Goodnight出售給Kollective Ventures。
也就是說,Goodnight經歷了被潘杰賢收購、賣掉,又被收購回來的歷程,「我知道他(潘杰賢)會做一般人想不到的決定,所以已經不會被嚇到了,但真正空降成為執行長,心情還是有點波動。」26歲時就將Goodnight賣給潘杰賢,黃建翰在第一線觀察許久。
延伸閱讀:繞一圈回到潘杰賢手中!SoundOn整併語音社交平臺Goodnight,讓聲音經濟發揮更大價值
空降執行長:還好有先熱身、預先交流
時間拉回今年初,Turn Capital宣布收購SoundOn時,潘杰賢就開始促進SoundOn與Goodnight之間的互動,要黃建翰與Goodnight技術長蔡欣錡(首圖左)先到SoundOn認識、交流。
「很興奮啊,因為我很喜歡聽podcast,來跟SoundOn互動有種參與另外一個產業的感覺,
高登棋牌
不過宣布合併的時候還是有嚇到啦。」蔡欣錡說,後續他同樣被指派為SoundOn Global技術長。
而也在交流時黃建翰發現,SoundOn與Goodnight除了同屬「聲音經濟」之外,在內部架構上也有十分互補之處。
Goodnight的商業模式為App內購,消費者可以購買禮物來打賞,內部並沒有業務人員;SoundOn主要的商業模式則是替Podcast創作者販售廣告,截然不同的模式,讓兩家公司在業務面上可以交流,「Goodnight的互動率高、SoundOn則是黏著度高(用戶平均花費50分鐘),可以包裝販售整套的廣告。」黃建翰說。
此外,因Goodnight擅長互動,且在營運上也有50%的用戶來自海外,可以給SoundOn在拓展多人聲音社群的建議,
雷神之錘
以及國際化的know-how。雙方也預計合併後,在行銷、財務、人事面進行整合。
「Goodnight是我一手創辦、帶大的公司,對於SoundOn Global我變成了『空降』的角色,不可能沒有壓力,好在年初有先交流,感覺就沒有這麼陌生。我的概念就是,我是來輔助、交流、提供支援,而不是來導入什麼上對下的關係。」黃建翰說,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開始看SoundOn的財報跟產品,「第一印象是業務成長動能滿好的,有點像是YouTube剛興起時廣告起飛的狀況」。根據SoundOn Global提供的數據,截至9月對比8月份的不重複聆聽量成長了25%、9月份的業績也創下歷史新高。
聲音知識領域,會是SoundOn Global下一步前進方向
合併後的公司名稱為SoundOn Global,也代表SoundOn乘載著公司很大的想像空間。SoundOn Global營運長黃鈴秀(首圖右)表示,SoundOn App已經導入更多的互動功能,未來會圍繞在聲音社群的主軸發展,「Podcast的下一階段,甚至是2.0、3.0世代,差別在於會誕生更多的互動形式。」
在Clubhouse爆紅時,SoundOn也推出了類似功能的SoundClub,更在今年8月推出了語音社群「ON AIR」,讓用戶可以自由地開房閒聊,
線上21點
同樣類似於Clubhouse的概念,但可以使用文字聊天,
牛牛百家樂
用戶更可以購買禮物贈送給房間的主持人。現在SoundOn也積極地邀請Podcast創作者進駐。
這背後其實也有Goodnight的技術支援,
百家樂賺錢
「Goodnight也有直播聊天功能,我們目標就是把技術做轉移,讓SoundOn不用重新打造基礎架構。」蔡欣錡說,「講白話文就是讓即時互動、社群的功能,可以互通,同一份程式碼兩邊都可以使用。」
而黃建翰表示,SoundOn Global著眼的是「全領域的聲音經濟」,「過去我們談眼球經濟是屬於『中央說服路徑』(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消費者是用理性來判斷;聲音經濟則是『周邊說服路徑』(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比較軟性、消費者也更容易被說服,代表帶貨的能力更強大。」
也因此,現在Goodnight吃下的交友、娛樂領域,SoundOn則會往內容有更多的發展,知識課程類型,會是下一步的瞄準的目標,「管理學、心理學、產品的知識型付費內容,在中國已經被證明了可行性,得到、荔枝、喜馬拉雅也都很成功,會是我們未來跨入的領域。」黃建翰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
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