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叉球初學者或許都有感到挫折的經驗,當你極力撐開投球的食中二指,用兩指夾球之後丟出手,這難度實在太高了。要就是球該離手的瞬間還夾在指縫,不然就是控球力全失,即便投進好球帶也是球速慢、進壘點偏高。 但當指叉球上手之後呢? 「名人堂」指叉魔人Jack Morris 1980年代以指叉球殺遍大聯盟的名人堂投手Jack Morris ,他的搭檔捕手Lance Parrish這麼形容: Morris自己這麼解釋: 在1982年從隊友Milt Wilcox手中學得指叉球之前,Morris除了速球和滑球之外,他的變速球一直投得很糟糕。學會指叉球之後,他能用同樣的擺臂方式投速球與指叉球,對方打者束手無策。 1984年4月,當時效力老虎的Morris在客場對上白襪,雖然當天他的指叉球下墜幅度異常得大,有的還在進入捕手手套前提早墜地,導致全場投出多達6次四壞,一度讓對手擠成滿壘,
AU8娛樂城
但面對超級難打的指叉球,白襪打者完全打不好,最後就締造無安打比賽的紀錄。賽後Morris受訪時估計他當天超過40%都是投指叉球! 下面影片是Morris這場無安打比賽的最後一球,看看這顆指叉球極其驚人的下墜幅度: 2006年民生報引用日本球界的說法,稱呼指叉球為「20世紀最後的魔球」: 問題來了,既然指叉球是「魔球」,為什麼近年來在大聯盟近乎銷聲匿跡? 1980年代的代表球種 1980-1992年效力道奇的知名捕手、2000年起擔任天使總教練長達19年的Mike Scioscia,他形容指叉球是「1980年代的代表球種」(the pitch of the ’80s),而Morris及Dave Stewart靠指叉球在世界大賽大放異彩之後,指叉球更成為那個年代的顯學。Scioscia說: 在Morris效力老虎時期教他指叉球的投手教練Roger Craig,被媒體稱為「指叉球界的尤達大師」,他教會太多投手投指叉球。曾經是Craig教練團成員、1990年代初期擔任巨人投手教練的Dave Righetti說: 銷聲匿跡的開始 不過隨著愈來愈多投手練指叉球,球界開始發現嚴重的後遺癥:擅投快速指叉球的投手如Bryan Harvey、Rod Beck、John Smoltz後來都深受肩膀或手肘傷勢困擾,以Smoltz為例,他在手肘傷勢復原後有一段時間都不敢再投快速指叉球。 Scioscia分析: 當這樣的關連性開始受到重視後,球界憂慮漸深。球團開始思考禁止投手投指叉球,藉以保護他們的重要資產。同時期包括「投手單場球數上限」、「5名先發投手輪值」等,有愈來愈多投手教練和小聯盟教練團要求新秀放棄指叉球,改練變速球,即便許多教練和投手明知變速球的效果不如指叉球。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根據2011年美國媒體報導,包括天使、雙城、巨人、紅人、教士、光芒在內的多數球團,都不鼓勵投手練指叉球,除了認為指叉球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之外,更有認為指叉球將減低投手的速球球速。 長期擔任教士投手教練的Darren Balsley,他所帶領過的投手沒有任何一人投指叉球。Balsley說: 同時期打者也普遍感覺到指叉球趨勢的衰退。Jim Thome發現,在他超過20年的大聯盟生涯中,看到指叉球的頻率確實愈來愈少;Michael Cuddyer則認為有更多投手開始改投卡特球與伸卡球,藉此取代指叉球。Cuddyer說: 大聯盟的經驗與借鏡 當1990年代中期指叉球在大聯盟退流行以來,日本球界卻將之視為「20世紀最後的魔球」,從日職轉戰大聯盟的投手從野茂英雄、伊良部秀輝、佐佐木主浩以降,一直到達比修有、田中將大、黑田博樹、上原浩治、大谷翔平,個個都是指叉球或快速指叉球的高手。 臺灣棒球向來受日本影響甚深,擅投指叉球的投手族繁不及備載。國內投手應否戒絕指叉球?長期以來一直有不同想法。支持指叉球者認為沒有確切證據足以證明指叉球一定會造成手肘或肩膀受傷,況且其他常見球種如滑球、曲球,甚至狂飆速球,一樣會造成傷害;反對指叉球者則援引指叉球在美國大聯盟逐漸銷聲匿跡的現況,以及許多指叉球投手手肘或肩膀受傷、傷後拒投或減少指叉球的實例,
運彩場中
引以為戒。 誠然,指叉球已經是陳韻文、陳鴻文、陳禹勳、林羿豪、蘇俊璋、翁瑋均、黃恩賜、廖乙忠……等諸多本土投手的重要球種,
賽特試玩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大聯盟對指叉球的長期經驗與處理方式,或可做為國內投手養成或訓練的參考: 1. 盡可能以其他球種取代指叉球 就如大聯盟球團近年來的趨勢,要求新秀或年輕投手改練變速球等其他球種。 有文章引用美國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棒球醫學及安全督導委員會(USA Baseball Medical & Safety Advisory Committee)委託美國運動醫學研究所(American Sports Medicine Institute; ASMI)在1997年至1999年針對美國境內476位9至14歲投手進行大規模「肩關節與肘關節傷害之調查」(USA Baseball Medical & Safety Advisory Committee,2004;Lyman,2002;Lyman,2001),針對比賽時的投球種類、投球數總量及投球動作進行分析調查,並在投手賽後肩膀及手肘疲勞、疼痛及僵硬狀況以問卷進行記錄。 調查結果顯示,15%的投手在賽後產生肩膀或手肘疼痛的情形,在球季中約有50%的投手最少發生過一次的肩膀或手肘疼痛;研究者發現曲球與滑球對青少年投手造成關節疼痛的相關性很高,因為這兩種球路對於生長板會造成較大的壓迫性傷害(stress-related injuries),因此建議以變速球代替。 此外,青少年投手應避免過早練習指叉球。該篇文章指出,Andrews(1996)研究結果建議6~10歲可學習速球,7~13歲可學習變速球,12~16歲可學習曲球,12~18歲可學習蝴蝶球,14~18歲可學習滑球及指叉球。 大聯盟知名投手教練Bryan Price也有相同看法: 茲如前述,
金旺娛樂
Price並不認為指叉球一定不能投,但應在投手有足夠的成熟度之後(例如高階小聯盟)再練指叉球,青少年或育成初期的新秀則盡量避免。 2. 減少食中二指的岔開幅度,並採用適當的投球機制 如果一定要投指叉球系的球種,大聯盟的經驗認為,投球的食中二指岔開幅度愈大,對手肘的壓力也愈大。天使總教練Joe Maddon說: 投手教練Rick Anderson也說: 因此,有不少投手將手指岔開幅度較小的快速指叉球,
5298娛樂
視為指叉球的修正版。雖然擅投快速指叉球的投手如田中與大谷,都面臨手肘受傷的問題,
線上運彩投注
但專家多認為指叉球對手肘的傷害高於快速指叉球。 投手教練Don Cooper則認為,適當的投球機制同樣重要: 3. 避免指叉球種的濫用 擅長快速指叉球的Dan Haren建議如下: 結 語 雖然迄今尚無絕對的實證顯示「指叉球必然造成手肘或肩膀受傷」的因果關係,個案因人而異,但相較於其他球種,指叉球風險相對較高,應是國內外棒球界的共識。大聯盟的經驗告訴我們,應避免讓青少年過早練投指叉球,可用變速球等其他球種替代;即便是職業選手,也應在投手有足夠的成熟度之後(例如高階小聯盟)再練指叉球。 對於依賴指叉球的職業選手來說:(1)減少食中二指的岔開幅度,避免對手肘形成過大壓力;(2)避免因指叉球而衍生不適當的投球機制;(3)日常練習與正式比賽的指叉球使用量可併同計算,進行投球數量控管。似乎可做為未來改進的方向。 延伸閱讀: 惡魔指叉』!什麼是大谷翔平最絕殺的一顆快速指叉球?翻轉人生!棒球史上最狂野的『快速指叉球』「惡魔指叉」?「火箭人」Clemens這一球才是魔球中的極品黃恩賜:美國棒球專家大推的「變態指叉」!這場生涯代表作隱藏了什麼驚人的關鍵數據?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